学校概况
主页 > 硕士研究生 > 硕士新闻 >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教育综合考试大纲》正式公布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教育综合考试大纲》正式公布

[日期:2023-09-09 12:49] 来源:未知 作者:admi 阅读:[字体: ]

根据《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从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起,教育专业学位硕士业务课考试科目将增设全国统一命题科目,供相关招生单位自主选择使用。”

现将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教育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综合考试大纲》予以公布。

附件:《教育综合考试大纲》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

2023年8月23日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教育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综合考试大纲
(2024 年)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1
Ⅰ 考试性质
教育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教育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教育学学科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 考查目标
教育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综合考试涵盖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等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教育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教育学原理 约 60 分
中外教育史 约 50 分
教育心理学 约 40 分
(注:中外教育史包含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论述题 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材料分析题 4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60 分Ⅳ 考查内容
教育学原理
[考查目标]
1. 准确识记教育学的基础知识。
2. 正确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3. 能够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
一、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1. 关于“教育”的陈述类型
教育定义;教育隐喻;教育口号。
2.教育定义的类型
描述性定义;纲领性定义;规定性定义。
3. 教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教育的本质与教育概念的内涵;广义教育与狭义教育;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家庭教
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
(二)教育的结构与功能
1. 教育的结构
教育活动的结构;教育系统的结构。
2. 教育的功能
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三)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1. 教育的起源
2.古代教育的特征
3. 近代教育的特征
4. 现代教育的特征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与改革
2二、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关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
教育独立论与教育万能论;人力资本论;筛选假设理论;劳动力市场理论;再生产理论。
(二)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1. 生产力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2.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3. 文化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4.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5. 人口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6. 媒介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三)教育的社会功能
1. 教育的经济功能
2. 教育的政治功能
3. 教育的文化功能
4. 教育的科技功能
5. 教育的人口功能
6.教育的生态功能
(四)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
现代化与教育变革;全球化与教育变革;知识经济与教育变革;信息社会与教育变革;
学习化社会与教育变革;多元文化与教育变革;民主化与教育变革;本土化、民族化与教育
变革。
三、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制约
1. 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
发展的顺序性;发展的阶段性;发展的差异性;发展的不平衡性。
2. 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对教育的制约
(二)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1. 关于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主要观点
单因素论与多因素论;内发论,外铄论,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
32. 遗传素质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3. 环境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4. 个体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三)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 个体的个性化与社会化
2.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及有效发挥的条件
四、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一)教育目的
1. 教育目的的概念
教育目的的定义;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
2. 关于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
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内在目的论,外在目的论;教育准备生活说,教育适应生活
说。
3. 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个体发展需要。
4. 我国的教育目的
1949 年以来各个时期的教育目的;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5. 全面发展教育与立德树人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以及诸育之间的关系。
(二)培养目标
1. 培养目标的概念及演变
培养目标的定义;培养目标与教育目的的关系;培养目标的演变。
2. 我国学校的培养目标
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大学的培养目标。
五、教育制度
(一)教育制度概述
1. 教育制度的概念
2.教育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3. 我国教育基本制度
(二)学校教育制度
1. 学制的概念与要素
42. 学制确立的依据
3. 各级学校系统
4. 各类学校系统
5. 1949 年以来我国的学制
1951 年的学制;1958 年的学制改革;改革开放以来的学制改革。
(三)现代教育制度改革
1. 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
2.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综合化
3. 非正规教育的复兴及其对正规教育的影响
4. 高中的多样化、特色发展及其与大学的衔接
5.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6. 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六、课程
(一)课程与课程理论
1. 课程的概念
课程的定义;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2. 课程理论及主要流派
知识中心课程理论;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
(二)课程类型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
程与校本课程。
(三)课程开发
1. 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
泰勒的目标模式;斯腾豪斯的过程模式;施瓦布的实践模式。
2.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与教材
3.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的概念;课程目标的来源;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布卢姆教
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我国中小学课程目标及其演变。
4. 课程的范围、组织与结构
5. 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的取向;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师与课程。
6. 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的含义;课程评价的模式与功能;课程评价的主要范围。
56
(四)课程改革
1. 影响课程改革的主要因素
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科技革新;学生发展。
2.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国外的主要课程改革
3. 1949 年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七、教学
(一)教学概述
1. 教学的概念
教学的定义;教学与教育、智育、上课的区别与联系。
2. 教学的主要作用与任务
(二)教学理论及主要流派
1. 教学理论概述
学习理论及其与教学理论的关系;教学理论与课程理论的关系;教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2. 当代主要教学理论流派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认知主义教学理论;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社会互动教学理论。
(三)教学原则
1. 教学原则的概念及确立依据
2. 中小学教学的基本原则
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巩固性原则;量力性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
一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四)教学模式
1. 教学模式概述
教学模式的概念;教学模式的特点;教学模式的结构。
2. 当代国外主要教学模式
程序教学模式;发现教学模式;掌握学习教学模式;暗示教学模式;范例教学模式;非
指导性教学模式;逆向设计教学模式;问题教学模式;项目探究教学模式;STEM 教学模式。
3. 当代我国主要教学模式
(五)教学过程
1. 关于教学过程本质的主要观点
2. 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掌握知识与培养思想品德的关系;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的关系;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的关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
体作用的关系。
3.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概念; 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教学设计的过程与方法;教学设计的模式。
4.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考评。
(六)教学组织形式
1. 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发展
2. 班级授课制
3. 现代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个别辅导与个别化教学;分组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分层教学与走班制;泛在学习;慕
课(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翻转课堂;混合教学。
(七)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实习法;演示法;练习法;参观法;自学辅导法;
角色扮演法;情境模拟法。
(八)教学评价及其改革
1. 教学评价的含义及功能
2.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3. 学业成就评价
纸笔测验,表现性评价,档案袋评价。
4. 教学评价的改革
八、德育
(一)德育概述
1. 德育概念
2. 德育任务
(二)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
1. 道德教育
2. 思想教育
3. 政治教育
4. 法治教育
5. 心理健康教育
7(三)德育过程
1. 德育过程的要素
2. 德育过程的规律
(四)德育原则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知行统一原则;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发
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照顾年龄特点与照顾
个别特点相结合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教育影响的连续性原则。
(五)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
说服教育;情感陶冶;实践锻炼;自我教育;榜样示范;品德评价;奖赏与惩罚。
(六)德育途径
1.德育课程与直接的道德教学
2.全方位德育与间接的道德教育
教学育人;指导育人;管理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协同育人。
(七)德育模式
集体教育模式;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体谅模式;价值澄清模式;社会学习模式;社会行
动模式。
九、教师与学生
(一)教师
1. 教师的概念与类别
2. 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3. 教师劳动的特点
4. 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5. 教师的专业素养与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素养的构成与结构;教师专业标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取向与途径。
6. 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专业自主与教师的专业权利;教师职业道德与法律义务。
(二)学生
1. 学生及学生观
2.学生发展及年龄特征
89
幼儿、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的发展特征;学业发展,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生涯发展。
3. 学生群体与学生组织
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青年及少年儿童组织及其建设;学生群体与组织的作用。
4. 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三)师生关系
1. 师生关系的特点与类型
学生中心论;教师中心论。
2.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良好师生关系的标准;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途径与方法。中外教育史
[考查目标]
1. 系统掌握中外教育史的基本知识,把握教育思想演变、教育制度发展、教育实施进
程的基本线索与阶段,特别是代表性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重要的教育制度、重大的教育事件。
2. 准确理解有关中外教育史的基本文献,特别是其中的代表性材料,培养严谨的学风。
3. 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中外教育历史事实,总结
经验与教训,为现实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启示。
一、中国古代教育
(一)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
1.西周的教育制度
“学在官府”;大学与小学;国学与乡学;家庭教育。
2. “六艺”教育
(二)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
1. 私人讲学的兴起与诸子百家私学的发展
2. 齐国的稷下学宫
3. 孔丘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庶、富、教”“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与教育作用和地位;
“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学而优则仕”与教育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启发诱导、学思行结合;道德教育;论教师;历史影响。
4. 孟轲的教育思想
思孟学派;“性善论”与教育作用;“明人伦”与教育目的;“大丈夫”的人格理想;
论教学。
5. 荀况的教育思想
荀况与“六经”的传授;“性恶论”与教育作用;以“大儒”为培养目标;以儒经为教
学内容;“闻见知行”结合的学习过程与方法;论教师。
6. 墨翟与墨家的教育思想
“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素丝说”与教育作用;以“兼士”为培养目标;以科技和
思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内容;主动、创造的教育教学方法。
7. 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
《大学》;《中庸》;《学记》。
(三)儒学独尊与读经做官教育模式的初步形成
1. 汉初的文教政策
2.“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
3. 汉代的学校及经学教育的特点
1011
4. 察举制度
5. 董仲舒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对贤良策》与三大文教政策;论人性与教育作用;论道德教育。
6. 王充的教育思想
对谶纬神学的批判;关于教育作用与培养目标;论学习。
(四)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善
1. 魏晋南北朝官学的变革
西晋的国子学;南朝宋的“四馆”与总明观;北魏的官学。
2. 隋唐时期教育体系的完备
文教政策的探索与稳定;政府教育管理机构和体制的确立;中央和地方官学体系的完备;
私学发展;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
3. 科举考试制度建立
科举制度的产生;考试的程序、科目与方法;科举考试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科举制度的
影响。
4. 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颜之推与《颜氏家训》;论士大夫教育;论家庭教育。
5. 韩愈的教育思想
重振儒学的卫道者;“性三品”说与教育作用;关于人才培养和选拔的思想;论师道。
(五)理学教育思想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1. 科举考试制度的演变与官学的改革
科举制度的演变及对学校教育的制约;宋、元、明、清的文教政策与官学体制;北宋三
次兴学与“三舍法”;“苏湖教法”;积分法;“六等黜陟法”;“监生历事”;社学。
2. 书院的发展
书院的产生与发展;《白鹿洞书院揭示》与书院教育宗旨;东林书院与书院讲会;诂经
精舍、学海堂与书院学术研究;书院教育的特点。
3. 私塾与蒙学教材
私塾的发展与种类;私塾教育的特点;蒙学教材的发展、种类和特点。
4. 朱熹的教育思想
朱熹与《四书章句集注》;“明天理,灭人欲”与教育作用;论“大学”和“小学”教
育;“朱子读书法”。
5.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致良知”与教育作用;“随人分限所及”的教育原则;论教学;论儿童教育。
(六)理学教育思想的批判与反思
1. 理学教育思想的批判
2. 黄宗羲的“公其非是于学校”
3. 颜元的教育思想
颜元与漳南书院;“实德实才”的培养目标;“六斋”与“实学”的教育内容;“习
行”的教学方法。二、 中国近代教育
(一)近代教育的起步
1. 教会学校在中国举办
学校与教科书委员会;教会学校课程;教会学校的性质与影响。
2. 洋务学堂的兴办
洋务学堂的兴办及其类别、特点;京师同文馆;福建船政学堂。
3. 留学教育的起步
幼童留美;派遣留欧。
4. “中体西用”主张与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中体西用”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张之洞与《劝学篇》;“中体西用”的历史作用与局
限。
(二)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
1. 早期改良派的教育主张
2. 维新派的教育实践
兴办学堂;兴办学会与发行报刊。
3. “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创办京师大学堂;改革科举制度。
4. 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主张;《大同书》中的教育理想。
5. 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开民智”“伸民权”与教育作用;培养“新民”的教育目的;论学制;论师范教育、
女子教育和儿童教育。
6. 严复的教育思想
“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三育论”;对传统教育的批评;“体用一致”的
文化教育观。
7. 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的颁布;废科举,兴学堂;建立教育行政体制;制定教育
宗旨。
8. 清末留学教育
留日教育;“庚款兴学”与留美教育。
9.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教育活动
中国教育会;爱国学社;爱国女学
(三)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
1. 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
制定教育方针;颁布学制;颁布课程标准。
2.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蔡元培与资产阶级革命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北京大学的教育改革实践;教
12育独立思想。
3. 新文化运动时期和 20 世纪 20 年代的教育思潮与教育改革运动
新文化运动促进教育变革;平民教育思潮;工读主义教育思潮;职业教育思潮;实用主
义教育思潮;勤工俭学运动;科学教育思潮;国家主义教育思潮;学校教学改革与实验。
4. 教会教育的扩张与收回教育权运动
5. 1922 年“新学制”
七项标准;学制体系;中小学校课程标准;“新学制”的特点和评价。
6. 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发端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教育思想;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教育、青年教育与干部教育;
国共合作时期的黄埔军校。
三、 中国现代教育
(一)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
1. 教育宗旨与教育方针的变迁
“党化”教育;“三民主义”教育宗旨;“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
2. 教育制度改革
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的试行与终结;“戊辰学制”的颁行。
3. 学校教育发展
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师范教育;职业教育;抗日战争时期的学
校西迁。
4. 学校教育的管控措施
训育制度;中小学校的童子军训练;高中以上学生的军训;中学毕业会考。
(二)现代教育家的教育理论与实践
1. 杨贤江与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论教育本质;论“教育功能”;“全人生的指导”与青年教育。
2. 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与实践
提倡“学校采用实用主义”;职业教育的探索;职业教育思想体系。
3. 晏阳初的乡村教育实验
定县调查与对中国农村问题的分析;“四大教育”与“三大方式”;“化农民”与“农
民化”。
4. 梁漱溟的乡村教育建设
乡村建设和乡村教育理论;乡村教育的组织与实施。
5. 陈鹤琴的“活教育”探索
幼儿教育和儿童教育探索;“活教育”实验;“活教育”理论体系。
6.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与实践
“生活教育”实践: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小先生制”;育才学校;“生活教育”
理论体系。
13(三)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发展
1. 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形成
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民族的、科学的、
大众的”文化教育方针。
2. 革命根据地干部教育
在职干部教育;干部学校教育;“抗大”。
3. 革命根据地群众教育
4. 革命根据地普通教育
根据地的小学教育;解放区中小学教育的正规化;解放区高等教育的整顿与建设。
5. 革命根据地教育的基本经验
四、外国古代教育
(一)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1. 古代巴比伦的教育
古代巴比伦的学校;古代巴比伦学校的教学内容与方法。
2. 古代埃及的教育
古代埃及的学校;古代埃及学校的教学内容与方法。
3. 古代印度的教育
婆罗门教育;佛教教育。
4. 古代希伯来的教育
古代希伯来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5. 东方文明古国教育发展的特点
(二)古希腊教育
1. 荷马时期的教育
2. 古风时期的教育
斯巴达教育;雅典教育。
3. 古典时期的教育
“智者派”的教育活动与教育贡献。
4. 希腊化时期的教育
5.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教育目的论;德育论;智育论;体育论;“苏格拉底方法”。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影
响。
6.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教育目的论;“学习即回忆”;《理想国》中的教育观。柏拉图教育思想的影响。
7.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灵魂论与教育;教育作用论;道德教育论;和谐教育论;自然教育与儿童年龄分期
论。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影响。
14(三)古罗马教育
1. 共和时期的罗马教育
2. 帝国时期的罗马教育
3. 古罗马的教育思想
西塞罗的教育思想;昆体良的教育思想。
4. 基督教的兴起与基督教教会的教育活动
(四)西欧中世纪教育
1. 基督教教育
基督教教育形式、教育机构和教育内容。
2. 封建主与贵族的世俗教育
宫廷教育;骑士教育。
3. 中世纪大学的形成与发展
4. 新兴市民阶层的形成和城市学校的发展
五、外国近代教育
(一)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1. 人文主义教育
文艺复兴运动与人文主义教育的发展;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北欧人文主义教育;弗
吉里奥的教育观;维多里诺的教育观;伊拉斯谟的教育观;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
2. 新教教育
路德派新教的教育实践;加尔文派新教的教育实践;英国国教派的教育实践与教育主
张;马丁·路德的教育观;加尔文的教育观。
3. 天主教教育
耶稣会学校;耶稣会学校的组织管理与教学。
(二)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近代教育
1. 英国近代教育
教育制度与教育实践;教育思想:洛克、斯宾塞、赫胥黎论教育。
2. 法国近代教育
教育制度与教育实践;教育思想:爱尔维修、拉夏洛泰论教育;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主
要教育改革方案和教育主张。
3. 德国近代教育
教育制度与教育实践;教育思想:第斯多惠论教育。
4. 俄国近代教育
教育制度与教育实践;教育思想:乌申斯基论教育。
5. 美国近代教育
15教育制度与教育实践;教育思想:贺拉斯·曼论教育。
6. 日本近代教育
教育制度与教育实践;教育思想:福泽谕吉论教育。
(三)西欧近代教育思想与教育思潮
1.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论普及教育和统一学制;论学年制和
班级授课制;论教学原则;论道德教育;论健康教育;论教育与教学管理。夸美纽斯教育
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2. 卢梭的教育思想
性善论与感觉论;自然教育理论;公民教育理论;女子教育论;卢梭教育思想的历史
地位与影响。
3.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
教育实践活动;教育目的论;和谐教育论;要素教育论;教育心理学化论;初等学校
各科教学法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论。裴斯泰洛齐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4.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教育实践活动;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道德教育理论;课程理论;教学理论。赫尔巴
特教育思想的传播与影响。
5. 福禄培尔的教育思想
论教育的基本原理;幼儿园教育理论。福禄培尔教育思想的传播与影响。
6.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教育思想
对空想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批判继承;论教育与社会的关系;论教育与社会生产;论
人的本质和个性形成;论人的全面发展与教育的关系;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大意
义。马克思和恩格斯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7. 西欧近代教育思潮
自然主义教育思潮;教育心理学化思潮;科学教育思潮;国家主义教育思潮。
六、 外国现代教育
(一)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前期欧美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
1. 新教育运动
新教育运动的形成和发展;新教育实验:阿博茨霍姆学校、乡村教育之家、罗歇斯学
校;新教育理论:梅伊曼和拉伊的实验教育学、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与“劳作学
校”理论、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
2. 进步教育运动
进步教育运动始末;进步教育实验:昆西教学法、有机教育学校、葛雷制、道尔顿
制、文纳特卡计划、设计教学法。
(二)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现代教育制度
1. 英国教育的发展
16《巴尔福教育法》与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变化;《费舍教育法》;《哈多报告》;
《斯宾斯报告》;《1944 年教育法》;“罗宾斯原则”;《詹姆斯报告》;《雷弗休姆报
告》;《1988 年教育改革法》;《1992 年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法》;《学习社会中的高等
教育》。
2. 法国教育的发展
《费里教育法》;统一学校运动与学制改革;中学课程的改革;《阿斯蒂埃法》与职
业技术教育的发展;《郎之万-瓦隆教育改革方案》。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教育改革:《教育改革法》《国家与私立学校关系法》和《高等
教育方向指导法》(《富尔法案》);20 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教育改革:《法国学校体制现代
化建议》;20 世纪 90 年代的教育改革:《课程宪章》。
3. 德国教育的发展
德意志帝国与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教育;《改组和统一公立普通学校教育的总纲计划》
(总纲计划);《关于统一学校教育事业的修正协定》(汉堡协定);《高等学校总纲法》。
德国统一以来的教育改革。
4. 美国教育的发展
中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八年研究”;初级学院运动;
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全国职业教育促进会”、《史密斯-休斯法案》。
《国防教育法》和 20 世纪 60 年代的教育改革;20 世纪 70 年代的教育改革:生计教
育、“返回基础”;20 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教育改革:《国家处在危机之中:教育改革势在
必行》;20 世纪 90 年代的教育改革:《美国 2000 年教育战略》《2000 年目标:美国教育
法》。
5. 日本教育的发展
20 世纪初期至 20 年代末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教育敕语》《大学令》;军国主义教
育体制的形成和发展。
《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20 世纪五六十年代至 20 世纪 90 年代的教育改
革。
6. 苏联教育的发展
建国初期的教育改革;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及成效;《统一劳动学校规程》。
20 世纪 20 年代的学制调整和教学改革实验:“综合教学大纲”与“劳动教学法”;
20 世纪 30 年代教育的调整、巩固和发展:《关于小学和中学的决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教育改革:1958 年的教育改革、1966 年的教育改革、1977 年的
教育改革、1984 年的教育改革。
俄罗斯联邦的教育:《俄罗斯联邦教育法》与俄罗斯国民教育管理体制。
苏联教育思想:列宁的教育思想、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克鲁普斯卡娅的教育思想、
赞科夫的教学理论、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
(三)现代欧美教育思想
1. 杜威的教育思想
教育实践活动;论教育的本质;论教育的目的;论课程与教材;论思维与教学方法;
论道德教育。杜威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2. 现代欧美教育思潮
改造主义教育;要素主义教育;永恒主义教育;新托马斯主义教育;存在主义教育;
结构主义教育;终身教育;现代人文主义教育。
17教育心理学
[考查目标]
1. 识记与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代表人物及其主要实验。
2. 理解和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对教育工作的启示。
3. 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理论,解释有关教育现象,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一、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心理发展一般规律与教育
1. 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
2. 人格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
3. 自我的发展规律与教育
自我发展概述;自我概念与自尊的发展;自我发展的教育启示。
(二)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
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2. 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理论
3. 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启示
(三)社会化与人格发展理论与教育
1. 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2.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3. 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
4. 社会化与人格发展理论的教育含义
(四)心理发展的差异与教育
1. 智力差异与教育
2. 人格差异与教育
3. 性别差异与教育
1819
二、学习及其理论解释
(一)学习的一般概述
1. 学习的科学含义及其生物与社会意义
关于学习的定义;学习的生物与社会意义。
2. 学习的分类
学习主体分类;学习水平分类;学习性质分类;学习结果分类。
(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1. 经典性条件作用说
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经典性条件作用的主要规律;华生对经典条件作用的发展;经典
性条件作用的教育应用。
2. 操作性条件作用说
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斯金纳的经典实验及行为分类;操作性条件作用的主要规律;
行为矫正技术;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
3. 社会(观察)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经典实验与发现;观察学习的基本过程与条件;观察学习理论的教育应用。
(三)学习的认知理论
1. 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
格式塔学派的完形-顿悟说;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说;早期认知学习理论的启示。
2.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认知结构观;结构教学观;发现学习。
3.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说
学习的发现与接受之争;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认知同化理论与先行组织者教学策
略。
4.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加涅的学习阶段与教学设计原理;认知负荷理论;多媒体学习。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 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取向
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主动建构性;活动情境性;社会互动性)。
3. 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
4. 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
(五)学习的人本主义理论
1. 罗杰斯的学习与教学观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
三、学习动机
(一)学习动机的实质及其作用
1. 学习动机的含义
2. 学习动机的分类
3. 学习动机的作用
(二)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
1. 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
2. 学习动机的人本主义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自由学习理论。
3. 学习动机的认知理论
期望-价值理论;成败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价值理论;目标定向理论;自
我决定理论。
(三)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1. 学习动机的培养
2. 学习动机的激发
四、知识的建构
(一)知识及知识建构
1. 知识及其类型
2. 知识建构的基本机制
(二)知识的理解
1. 知识理解的类型
2. 知识理解的过程
3. 影响知识理解的因素
(三)知识的整合与应用
1. 知识的整合与深化
2. 知识的应用与迁移
迁移及其分类;迁移理论与研究;影响知识迁移的因素;为迁移而教。
20五、技能的形成
(一)技能及其作用
1. 技能及其特点
2. 技能的类型
3. 技能的作用
(二)心智技能的形成与培养
1. 心智技能的形成过程
加涅的智慧技能学习层级;心智技能的自动化。
2. 心智技能的培养方法
(三)操作技能的形成与训练
1. 操作技能的主要类型
2. 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
3. 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
六、学习策略及其教学
(一)学习策略及其结构
1. 学习策略的概念
2. 学习策略的分类
(二)认知策略及其教学
1. 注意策略
2. 精细加工策略
3. 复述策略
4. 组织策略
(三)元认知策略及其教学
1. 元认知及其作用
2. 元认知策略
(四)资源管理策略及其教学
1. 时间管理策略
212. 努力管理策略
3. 环境管理策略
4. 学业求助策略
七、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
(一)智力的基本理论
1. 传统智力理论
2. 多元智力理论
3. 成功智力理论
(二)问题解决的实质与过程
1. 问题及问题解决
2. 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
3. 结构不良问题的解决过程
(三)问题解决的训练
1.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相关的知识经验;个体的智力与动机;问题情境与表征方式;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原
型启发与酝酿效应。
2. 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充分利用已有经验,形成知识结构体系;分析问题的构成,把握问题解决规律;开展探
究性学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授问题解决策略,灵活变换问题;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积
极开展实践验证。
(四)创造性及其培养
1. 创造性的基本概念
2. 创造性的基本结构
3. 创造性的测量
传统的方法,标准化测验,创造性人格测验等。
4. 影响创造性发展的主要因素
知识;智力;个性;动机;情绪;家庭、学校及社会环境。
5. 创造性的培养
创造意识形成;开发创造性思维;发展批判性思维;培养创造性个性及独创精神;激发
创造动机等。
2223
八、态度与品德的学习
(一)态度与品德的性质
(二)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1. 态度的形成
2. 态度的改变
(三)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1. 品德的学习与发展过程
2. 影响品德学习与发展的因素
3. 品德的培养
4. 品德不良的纠正与教育
24
Ⅴ 样卷
一、 单项选择题:第 1~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学校教育产生的基本社会条件是
A.语言的形成
B.文字的出现
C.生产劳动
D.人的意识的形成
2.根据《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我国在大力推进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现代
化的同时,还要求大力推进
A.教育评价现代化
B.教育系统现代化
C.教育结构现代化
D.教育治理现代化
3.许多社会活动都能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相比之下,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
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的活动。其中,最集中而系统地体现学校教育之“有计划”
特征的是:
A.国家教育发展规划
B.学校教育制度
C.课程
D.教案
4.将儿童当作“小大人”对待,这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和顺序性
B.整体性和系统性
C.稳定性和可变性
D.不平衡性和差异性
5.有一种课程主要围绕人类基本活动来确定不同年级学生学习的主题,如 1-2 年级学习周
围的环境,包括家庭、学校和所在社区;3-4 年级学习较广的环境,由县、省到国家……9-
10 年级学习社会经济,这种课程称之为
A.综合课程
B.核心课程
C.学科活动
D.分科课程
6.将两门或多门学科内容整合在一门课程中,打破学科界限,体现这种课程编制方法的课
程类型包括
A.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
B.核心课程、相关课程、融合课程
C.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
D.广域课程、核心课程、相关课程
7.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开设的《道德与法治》属于
A.分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核心课程
D.活动课程
8.某小学数学教研组开发了“生活中的分段计费”校本课程。教师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了
解出租车的计费规则,再让学生分组收集并分析近一年家庭用水、用电、用气的数据,
形成《生活中的分段计费》研究报告。这样的课程属于
A.文献课程
B.项目式课程
C.综合课程
D.大单元课程25
9.2001 年启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其目
的在于
A.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
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B.使学生获得终身发展所必需的知识
C.提高学生的基础学力
D.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开放性思维
10.“理论联系实际”是我国长期遵循的一条基本教学原则。这个原则的实质,是要求教师
解决好教学过程中
A.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的关系 B.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
C.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 D.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11.为了满足全区中小学生家长获得优质学习资源的需求,某区县围绕各年级学生心理发展
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出问题设计开发了 60 个小视频,每个视频 20 分钟,分别制作成二
维码,向全区家长推送,便于家长利用空闲时间自主学习,并通过各种类型的家长沙龙
活动面对面进行经验交流分享。这套教学设计指向的学习方式是
A.探究学习、问题学习、泛在学习
B.泛在学习、混合学习、探究学习
C.问题学习、泛在学习、混合学习
D.混合学习、问题学习、探究学习
12.班级授课制之所以仍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根本在于它
A.公平
B.师生互动频繁
C.高效
D.以教师为中心
13.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促进学生良好道德行为形成和发展,最宜采用的方法是
A.榜样示范
B.情境陶冶
C.实践锻炼
D.说服教育
14.任何教学组织形式的提出都有其问题指向,都试图解决教学中存在的某个具体问题。翻
转课堂试图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A.合作探究
B.以学定教
C.微课运用
D.逆向设计
15.教育情境的不可复制性是教育活动的突出特点,反映了教师劳动具有
A.整合性
B.示范性
C.长期性
D.创造性
16.孔子关于启发教学的具体主张是
A.譬如撞钟,扣则鸣,不扣则不鸣
B.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C.道而弗,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D.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17.根据孟子的性善论,仁义礼智“我固有之”,其中恭敬之心是
A.仁之端
B.义之端
C.礼之端
D.智之端
18.东汉设立鸿都门学的起因是为了
A.崇尚文学
B.倡导艺术
C.培养专才
D.培植政派26
19.唐代的地方官学中除经学外,存在较长时间的还有
A.书学
B.算学
C.律学
D.医学
20. 中国共产党确立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是
A. 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B.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C. 民主的、民族的、科学的文化教育
D. 民族的、民主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21.在西方教育史上,致力于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著作是
A.《理想国》
B.《大教学论》
C.《教育学讲授纲要》
D.《民主主义与教育》
22.在古代希伯来的学校中,教师被称为
A.“校父”
B.“古儒”
C.“书吏”
D.“拉比”
23.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具有较为完备的组织管理和高水平师资的学校类型是
A.人文主义新式学校
B.新教学校
C.耶稣会学校
D.经院主义学校
24.1918 年,美国“中等教育改组委员会”提出了《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的报告,明确表
示中学应该是
A.面向所有学生并为社会服务的机构
B.面向所有学生进行筛选的机构
C.面向所有学生为职业做准备的机构
D.面向所有学生为升入大学做准备的机构
25.在欧美现代教育思潮中,强调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权威的教育思潮是
A.改造主义教育
B.要素主义教育
C.存在主义教育
D.人本主义教育
26.维果茨基把文化工具分为物质工具和心理工具两类。下列选项中,属于维果茨基所讲的
心理工具的是
A.算盘 B.尺子 C.搜索引擎 D.数字系统
27. 教师制作 PPT 课件时,会把重要的概念用不同的字体或颜色凸显出来。从信息加工学习
理论角度看,这种做法能够促进学生的
A.选择性注意
B.精细加工
C.情境认知
D.创造性思维
28. 根据自我决定理论,教师经常占用学生的自习课时间来安排自己的教学活动,会削弱学
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因为这种做法不利于满足学生的
A. 生理需求
B. 能力需求
C.自主需求
D.归属需求
29.学生学习完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后,回家计算自己睡觉的床的面积,这种迁移属于
A.近迁移
B.远迁移
C.类比迁移
D.逆向迁移27
30. 为了学习做蛋糕,小红从某美食网上下载了制作蛋糕的规范流程,并按照其中描述的具
体步骤一步步尝试着做蛋糕。这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属于运用
A.类比思维策略
B.手段-目的分析法
C.逆向思维策略
D.算法式策略
二、论述题:第 31~3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31.1922 年,北洋政府颁布“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历史上,人们评价这个学制 “精
华在中学”。试概括分析“壬戌学制”中等教育段的特点。
32.论述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前期欧美新教育运动和进步教育运动开展的历史背景、基本特
征以及局限性。
三、材料分析题:第 33~36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60 分。
33.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教育在这个范围内有它复杂
的任务。这些任务有:保持一个人的首创精神和创造力量而不放弃把他放在真实生活中的需
要;传递文化而不用现成的模式去压抑他;鼓励他发挥他的天才、能力和个人的表达方式,
而不助长他的个人主义;密切注意每一个人的独特性,而不忽视创造也是一种集体活动。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请回答:
(1)阐述教育的负向功能。
2)分析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3)阐述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促进个体发展。
34.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与没有测验相比,如果参加测验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最终的考试成绩,就发生了测
验效应。研究者已经在不同类型内容的学习、不同年龄的学习者身上观察到这种效应。测验
效应意味着学习者在被测试时,某些学习发生了。对于其中的原因,研究者认为是在测验过
程中,学习者会回忆、复述相关的知识,并把这些知识与其他知识联系起来;也有研究者认
为,在学习过程中的测验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熟悉的知识提取情境,这种情境与最终的考试
情境相似,因而有利于学习的迁移。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的描述,分析测验效应的发生与哪些心理过程有关?
2)参加测验虽然会促进学习,但是对测验(特别是高利害的考试)结果的利用也可
能阻碍学习。2021 年 7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
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强调不得有“考试排名”行为。试简析这
一要求对保护学生的学习动机有何积极意义?28
35.分析下述案例,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渔民老张周末从海边钓鱼归来,远远地看见两个年迈的游客在滩涂上拍摄海鸟,不小心
陷在泥淖里,不能自拔,身体在慢慢下沉。老张赶到出事地点,却没有马上施救,而是先将
游客身边的摄影器材搬走,再返回营救。他试图把游客从泥淖里抱出来,却没有成功。他改
从一侧用力拽游客,却见游客稍一挣扎就陷得更深,只好作罢。老张赶紧帮游客卸下背包,
减少负重,以减缓下沉速度。
老张放好游客的背包,再次赶回出事地点。他张开四肢,直挺挺地趴在泥淖上。女游客
用力把双手撑在他背上,才把双腿拔了出来。男游客陷得更深,他使劲拔出右腿,单腿跪在
老张的臀部上用力,才从泥淖里拔出了另一条腿。女游客从旁用力一拉,将他拖出泥淖。男
游客似乎用尽了力气,腿一软,跪在泥地里。老张迅速爬起来,伸出双手,又犹豫了一下,
最终还是没用沾满泥水的双手去搀扶那位虚弱的男游客,免得弄脏其上衣。
两位获救的游客两眼发直。老张见他俩平安无事,便微笑着点头告辞。等他俩醒悟过来,
老张已不见人影。获救游客通过当地政府找到老张,再三向他表达谢意,感谢他的救命之恩。
老张表示:“我不要什么报答。我看这两个人有麻烦,不过是帮他们一下而已。”
请回答:
(1)试从品德结构的角度,分析老张的义举所显示的美德。
2)在上述分析基础上,设计若干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这个故事,引导他们向老张学习。
3)有位初中物理教师利用这个故事进行压强教学,试析其中体现的教学原则。
36.分析下述案例,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吴老师认为,学生学会学习很重要。为此,他在上语文阅读课时总是先用 5 分钟时间专
门给学生介绍各种阅读方法,譬如如何划重点、如何加深理解、如何复习整理所学知识等。
然而一个学期过去了,学生的阅读成绩并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
请回答:
(1)为何吴老师的阅读策略教学没有收到明显成效?
2)请结合认知策略学习的相关知识,为吴老师的阅读策略教学提供改进建议。29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C
4.A
5.B
6.A
7.B
8.B
9.A
10.C
11.C
12.C
13.A
14.B
15.D
16.D
17.C
18.D
19.D
20.B
21.B
22.D
23.C
24.A
25.B
26.D
27.A
28.C
29.A
30.D
二、论述题:
31.答案要点:
(1)提高了中学教育的程度。将中学从 4 年改为 6 年,延长了中学年限,原有学制
中因中学年限过短而造成知识基础薄弱的缺陷得到一定程度的克服。
2)增加了中学教育的灵活性。中学分为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两级,各为 3 年,不
仅增加了学生的选择余地,也增加了地方办学的伸缩余地。
3)给学生提供更大的个性发展空间。在中学开始实行分科制和选科制。初中分为
必修科目和选修科目。高中分设普通科和职业科,普通科分文理两组;开设公
共必修科目、(文理)分科专修科目和选修科目;力求适应不同发展水平和学
术-职业取向的学生的需要。
4)职业教育受到重视。初中和高中附设职业科,加强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沟
通,增加了职业教育在学制中的比重。
5)师范教育受到重视。高中设置师范科,突破了专门的师范教育系统。
32.答案要点:
(1)历史背景: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前期欧美新教育运动和进步教育运动的开展,
是欧美国家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发展适应当时欧美各国社会经济、政治和科学
文化发展需要的结果。第一,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前期,欧美教育思潮是社会
改革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教育家开始关注教育
质量的提高、重视研究儿童的特性;第三,卢梭的教育思想成为当时教育改革
新运动的主要思想渊源。
2)基本特征:第一,重视儿童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认为儿童具有善性和自
我发展的能力,不再把儿童视为被动的教育对象;第二,重视儿童研究和教育
调查,力图使教育研究科学化,运用比较和测量等新方法,定性研究与定量研
究结合,思辨与经验结合;第三,重视儿童的创造性活动、社会合作和劳动在
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3)局限性:第一,在儿童研究中存在着生物化的倾向;第二,突出个人主义,过
高估计儿童自由、个性和创造性的意义;第三,忽视儿童基本知识的传授,导
致教育质量下降。三、材料分析题:
33.答案要点:
(1)教育具有正向和负向功能,即积极的促进作用和消极的阻碍作用。负向功能具
体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材料中显示的负向功能是,
教育可能会用现成的模式压抑学生,阻碍个体首创精神和创造力量;可能使个
体脱离真实的社会生活,形成个人主义。
2)学校教育离不开社会生活。学校教育为学生将来进入社会生活,成为一个社会
人服务。社会生活对学校教育提出现实要求。学校教育将社会生活简化、纯化
和系统化,作为教育学生、促进其发展的有效资源。
3)教师应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自我探索的空间和时间;鼓励、尊重其个人意
见或观点,不用所谓的标准答案去束缚他们;鼓励小组合作探究,让个体在群
体中接受别人的批判、质疑。
34.答案要点:
(1)从上述材料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测验效应的发生与学习中的四种心理过程有关:
一是回忆相关的知识,这有助于学习者发现自己所学知识的薄弱环节,并进行
针对性地补救;二是复述过程,这涉及到重复学习,有助于知识的保持;三是
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这有助于对所学知识进行精细加工,提升记忆效果;
四是情境认知,学习过程中的测验有利于学生熟悉测验情境,进而有助于所学
知识在考试情境中的正迁移。
2)尽管从信息加工和学习迁移角度看,测验有助于提升学习效果,但这并不意味
着测验在任何时候都会对学习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从学习动机角度看,如果
测验给学生带来过高的学习焦虑和考试焦虑,或者引导学生确立表现性的学习
目标,就会妨碍其学习。“考试排名”是对测验结果的不当利用。禁止“考试排
名”一方面有助于降低学生的考试焦虑,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设置掌握性目
标而不是表现性目标,这都有助于保护学生的学习动机。
35.答案要点:
(1)老张的美德。从行为方面看,老张采取了果敢而有效的行动,成功地营救了两
位深陷泥淖的老年游客,同时保全了游客的物品和颜面;从认知方面看,老张
的义举显示出他对形势做出了明智的判断,他凭借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判断出
游客身陷困境难以自救,但情况不算紧急还来得及转移游客的物品,判断出趴
在泥地上受力面积大承受得起相当的重量,因而敢于卧泥救人;从情感方面看,
老张的义举还显示其人道的关怀,在乎陌生人的生命、利益及尊严。老张的义
举显示出一种道德情感、道德认知、道德行为和谐结合的美德。
2)课堂提问。首先以“老张干什么了?”引导学生学习老张果敢而有效地采取行
动;进而以“老张究竟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学习老张运用理智对形势做出
明智的判断;最后以“老张在乎什么?”引导学生学习老张对陌生人的人道关
怀。
30(
3)教学原则。物理教师利用这个故事实施压强教学,为这个比较抽象的物理知识
提供了一个恰当而生动的具体事例,体现了直观性教学原则;教师不仅在物理
课上教授压强知识,而且利用老张卧泥救人的事迹发挥压强知识的社会意义及
育人价值,体现了科学性与思想性结合的教学原则;教师启发学生运用有关压
强的物理知识去解释和理解老张义举的合理性,则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
原则。
36.答案要点:
(1)阅读策略的学习属于认知策略的学习。认知策略是一种特殊的程序性知识,其
学习要经历知晓策略的运用步骤和适用条件、实际练习策略的运用、经过大量
变式练习达到策略运用的熟练化或自动化。吴老师的阅读策略教学之所以没有
收到明显成效,可能出于三个原因:第一,学生知道了阅读策略是什么,但没
有经过充分练习达到“会用”的水平;第二,学生没有结合具体的阅读情境,
掌握关于何时采用何种阅读策略的条件性知识;第三,学生在阅读中并没有使
用所学的阅读策略。
2)为了提升阅读策略教学的有效性,建议吴老师从如下三个方面对教学加以改进:
第一,结合着学生的实际阅读过程讲授阅读策略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实际体验
策略的适用条件和操作方法;第二,对阅读材料进行适当的归类,针对特定类
型的阅读材料进行特定阅读策略的强化训练,让学生的策略运用达到熟练水平;
第三,结合着阅读测验,让学生体会到使用阅读策略给自己带来的实际回报,
增强学生策略使用的自我效能感。
说明:其他的原因分析(如教师对阅读策略的讲解过于抽象、学生不相信这些
阅读策略真正有用)和改进建议(如创设积极的学习阅读策略的课堂氛围),也
可作为本题的合理答案。
31



 



硕士新闻
我校在职硕士项目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推荐列表
MBA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