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
主页 > 学校概况 > 我校新闻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关于教育部巡视组反馈意见整改情况的通报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关于教育部巡视组反馈意见整改情况的通报

[日期:2014-06-10 15:21] 来源:www.zszxbj.net 作者:高老师 阅读:[字体: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关于教育部巡视组反馈意见整改情况的通报

 
根据教育部巡视工作统一部署,教育部巡视组于2013年5月4日至5月30日对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进行了巡视。本次巡视系统调查研究了学校各方面工作,是对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整体工作的一次把脉,是对学校领导班子的一次定期体检,体现了教育部领导对学校的高度重视、关心和支持,体现了对学校领导班子的信任和爱护。
9月11日,巡视组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反馈了巡视意见,既肯定了学校发展中的特色亮点,也客观具体地指出在领导班子建设、选拔任用干部、内部管理、教育教学、科研经费管理、学风建设、校办企业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明确整改要求。巡视组指出的问题和不足,实事求是、客观中肯,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反馈意见,明确将整改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头等重要的大事来抓,认真落实教育部党组要求,抓好整改工作。现将有关整改情况做如下通报,欢迎社会各界对学校整改工作开展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并继续监督各项工作最终落实情况。有关意见和建议可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反映,联系电话:64492129,电子信箱:zuzhibu@uibe.edu.cn。
 
一、落实反馈意见和开展整改工作的基本情况
2013年5月,巡视组赴我校进行为期四周的巡视工作,并于9月进行巡视反馈。反馈意见指出学校在领导班子建设方面,存在领导班子成员间沟通交流不够,破解学校改革发展重点难点问题的整体合力不足的问题;在选拔任用干部方面存在选拔用人的范围不够宽广问题;在学校内部管理方面存在学院管理体制及运行制度不统一、不规范、不平衡现象;在教育教学方面存在拔尖优势学科较单一、师资队伍总量不足、缺乏有国内外影响力的高端领军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体制需要进一步创新的问题;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存在支出管理不够规范的问题;在学风建设方面存在实施机构不健全、学风教育宣传不实不具体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在校办企业管理方面存在经营风险问题。反馈意见提出进一步完善领导能力班子成员交流沟通机制、完善民主、公正、实效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进一步完善有关管理体制和制度、进一步加大特色学科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科研评价体系、提高科研经费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大学风建设力度等7条意见建议。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巡视组反馈意见,先后在常委会、分党委书记通气会、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会上通报巡视意见,针对巡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召开专门会议,逐项研究,分类分层分别拿出解决办法,能解决的即刻解决,不能马上解决的组成专项小组深入调研拿出解决问题方案,列出整改时间表。整改工作注重顶层设计,注重长效机制建设,并结合党的群总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统筹安排,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过程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为中心,围绕关系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难点问题与矛盾,深挖问题根源,针对问题制定整改措施,明确分管领导、责任部门及工作进度,限期整改。相关职能部门根据整改计划,列出工作时间表,落实责任人。
二、具体整改情况及成效
(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1.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领导班子战略思维能力。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重点提高领导干部的理论素养、战略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通过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领导班子务虚会、专题研讨会等形式,把政治理论学习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结合,与改进作风、破解难题、提高领导发展能力结合,与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结合,切实增强领导班子的集体智慧和整体领导力。
2.加强制度建设,提高领导班子整体合力。完善党委理论中心组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联系学校办学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髓,用全面、系统、发展的眼光观察和分析问题,思考整体,谋划全局,加强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的改进;建立党政领导通气会制度并制定议事规则,强化领导团队的整体合力;建立学校党政主要领导之间及正副职之间沟通机制,建立党政领导班子通气会制度和议事规则,确保沟通协调,形成长效机制;形成重大问题、难点问题决策前深入调研、听取意见工作的模式,主要领导出题目,分管领导和职能部门一起调研,拿出解决思路;定期召开常委会务虚会,针对问题研究解决方案,在新学期开门会集中部署工作。
3.始终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提高班子决策水平。完成修订党委常委会议事规则、党政联席会议事规则,完善校院两级“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促进科学民主决策。坚持重要问题决策前调查研究制度,做到论证不充分不上会、意见不一致不上会,切实提高决策效率。坚持决策事项一题一议制度、征求意见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纪检监察部门负责人列席会议制度。切实加强公开,坚持党务公开与校务公开、院务公开统筹实施推进,试点在学院二级教代会下设财经监督小组,加强对学院经费使用的民主监督。
(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1.全面加强干部工作民主与监督。学校党委将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落实到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力求做到人岗相适。一是扩大干部选拔初始提名范围。实行党委全委会提名推荐重要干部制度。发挥全委会成员的作用,按照民主提名、公开提名、责任提名要求改进干部选拔提名办法,扩大民主,增强提名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2013年全校7个处级领导干部候选人全部由校两委委员、中层领导干部共计160余人参与推荐,领导干部选拔初始提名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进一步增强。二是区分实施选任制和委任制干部选拔方式。根据岗位职责不同特点,探索不同干部人选产生方式和票数权重,避免一刀切;注重干部一贯表现、工作业绩和民意综合考虑,纠正“唯票取人”现象。三是完善干部选拔任用的监督机制。继续坚持和完善干部任命前书面征求纪委监察意见和干部任用公示制度。每年定期检查通报干部选拔任用情况并实行逐级追查,发现带病提拔、用人失范问题实施领导责任倒查机制,追究责任。
2.规范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坚持德才兼备、任人为贤的原则,选拔群众公认、实绩突出的同志至适合的岗位上。组织部门建立完善一套职责明晰、程序规范、运行公开、监督有力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流程,包括公布岗位标准、公开报名、资格审核、公开选拔(笔试、面试)、组织考察、民主决策、任前公示、书面征求纪委意见等环节。始终坚持公开干部职数、公开资格条件、公开选任程序和公开选拔结果等“四公开”。
3.健全干部管理体制。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目标,以加强党政正职、关键岗位干部培养选拔为重点,从干部的选拔任用、培养培训、管理考核、退出各环节入手,着力培养一批熟悉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治校理教能力强的干部。针对干部常年在同一岗位任职问题出台《处级干部轮岗交流暂行办法》,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完善干部考核指标,改进干部考察办法。扩大教职员工参与测评领导干部的比例,改变干部评干部的现象。请教职员工代表和学生代表等被服务对象对干部和职能部门的工作和服务质量测评打分并公布考核结果,群众满意的给予奖励、提拔,对群众不满意、工作不称职的干部及时调整。2013年中层干部年度考核参与测评的教职员工达到7000余人次;建立领导干部因公出国出境公示制度,定期在网上公示领导干部公务出国信息,实行群众监督;开展领导干部兼职自查活动,规范领导干部兼职行为;改进中层干部国外研修方式,以提高领导干部职业能力为核心加强培训针对性。面向全校中层干部发出《教育培训需求问卷调查表》,了解中层干部知识、能力素质培训需求,确定培训内容,定制个性化培训。
学校党委坚持多种选拔方式并用,领导班子的学科结构、年龄结构、能力结构不断完善,领导干部的治理能力和职业意识不断强化。学校现有中层领导干部153名,平均年龄44岁,具有研究生学历的114名(占干部总数的74.5%)。
(三)强化学校内部管理
1.加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章程》建设。在全校范围内听取修改意见,通过对《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章程》讨论,强化全校领导干部和师生员工的章程意识、规则意识,坚持民主办学、依法办学,确立依法自主办学、实施自主管理和履行公共职能的依据。进一步完善符合现代大学制度要求的行政管理机制和方式,提升行政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进一步发挥学术组织和教授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突出教授的办学权力。
2.分级建立校内管理责任体系。明确责任主体,厘清责任关系和职责权限,确保“事权相宜、责权一致”,切实建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责任体系,完善责任追究制度,推动基层学院和学术组织更好地发挥作用,承担应有责任。
3.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理顺内部管理关系,划分校院职责权限,与教学、科研相关的责权利重心下移,明确校院两级班子在学科专业建设,教学科研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的决策、执行、监督、服务的职能边界和关系,启动试点工作,推进学院在教师岗位设置、聘用方式、考核标准、薪酬激励及退出机制等自主办学,提升二级学院、学术组织和教授在办学中的内在活力。学校抓好宏观指导,强化学院、部门工作职能,充分发挥二级学院的办学积极性,减少行政权力对学术权力的干扰,建立高效、合理的校内运行机制。
4.加强管理与内控制度建设。按照管办分离、事权独立的原则重新配置大项采购权力,实行采购立项、执行、监督三权分离,单独成立采购招投标管理中心统一负责学校采购与招投标工作的实施;依靠互联网技术建立采购及招投标网络监管体系,立项预算管理和采购招投标监督工作小组通过网络实行监督,真正实现大项招投标和采购在阳光下进行;全面清理、修改、完善公共资源配置、科研评价体系、人力资源管理、职务职称晋升、评优奖励表彰等方面规章制度,形成相互衔接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加强并完善行政职能部门服务规范,明确服务标准、简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继续落实办实事工程,坚持每年解决教职员工关心的十件实事,切实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问题,提高师生员工对职能部门服务的满意度。
(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1.加强教育教学管理。不断丰富和完善精英人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通用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多元人才培养模式,推进荣誉课程建设,完善荣誉学士学位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启动2013级本硕连读“国际人才培养基地”实验班,实施“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开设中俄联合培养实验班。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巩固本科教学基础地位,突出学校国际化办学特色,发挥国际暑期学校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的推动作用。2013国际化暑期学校顺利开展,共开设了78门课程和14场高端专题学术讲座,2200余名本科生、研究生及外校生参与了选课,修订2013年培养方案,设计了更灵活的出国交换、共同体选课、暑期学校等外部学分的替代方案。增报经济统计学、税收学、经济与金融、波斯语、财政学5个本科专业。
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着力做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的条件建设工作。探索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和收费体制改革,完成相关文件草案制定和2014年研究生学费标准备案工作。创新博士研究生选拔方式,加大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力度,全面推行“申请—审核制”,加大导师自主选拔优秀博士研究生的工作力度。稳步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积极推进国际化项目,派出国内外联合培养研究生。
持续完善全方位育人体系,推进二三课堂建设工作,通过第一、第二、第三课堂的有机联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与联通、腾讯微信技术团队共同研发的成长惠园微信服务平台上线,提升了二三课堂信息化手段的应用。
2. 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坚持人才培养与引进并重,重点解决师资队伍总量不足,高端领军人才缺乏的问题。以学科建设目标和专业发展为依据,确定人才引进目标,做好人才引进总体战略规划、工作实施方案和监控机制;建立科学、规范、严格的准入制度;采取灵活多样的引进方式,通过高端人才引进带动全校师资队伍结构的优化。针对新进教师、中青年教师、高层次人才等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定制培训,建立分层次的全方位的人才梯队培养体系。以“惠园特聘专家”计划、“惠园杰出学者”计划、“杰青培育计划”和“优青培育计划”开展系列高层次人才培育工程;以机制体制的创新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采取“机构主体集中型”和“人员主体分散型”方式进行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育的“人才特区”建设。
召开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专题工作会议,制定实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高层次人才培养储备工作实施办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实施办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年薪制教师引进与管理办法》等文件,进一步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明确高端人才建设工作的思路和方向。2013年我校高层次人才工作成果突出, 4人分别入选2013年“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万人计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名单及“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入选国家首批“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8人入选教育部2013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入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名单,3人入选北京市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
加强师德建设,特别是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颁布学校《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通过形势政策报告、理论学习等形式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教育引导,制定《贯彻落实〈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实施细则(试行)》,强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完善青年教师师德考核机制。举办“中国梦•贸大梦”第三届青年教师发展论坛,开设贸大青年教师讲堂,开展青年教师教学主题沙龙、青年管理干部素质提升系列活动、青年教师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搭建青年教师成长发展平台,着力解决青年教师实际问题,为青年教师的工作、成长创造良好条件。我校“青年教师发展论坛”、“新老青年教师结对拜师”活动荣获北京教工委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优秀项目。
3.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围绕办学目标特色和国家发展战略,明确定位,发挥优势,突出重点,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完善布局,加大投入,大力支持优势学科、重点学科建设。对学校学科建设进行全面回顾和检查,对学科评估结果进行纵横向对比总结分析,汇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学科分析整改报告》,推动各学院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明确今后学科建设工作重点;结合落实教育部2011协同创新计划,整合优势学科,搭建跨学科、跨院系、跨部门创新平台和虚拟平台,推进学科交叉、专业融合。在低碳经济学、法与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商务外语研究方面,突出重点;推动校内“三级重点学科”体系建设工作。开展校内各级重点学科中期检查工作,梳理校内各级重点学科建设情况、总结建设经验、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并调整建设思路,为推进学科实质性进展和提高下一轮学科评估排名做好基础工作;启动校内“211工程”建设。在2013年北京市重点学科验收评审中,法与经济学、应用经济学、世界经济、企业管理等学科获得优秀。
4.平衡教学科研关系。对教师进行分类管理,按照不同考核标准进行评价,通过政策调节解决部分教师社会兼课较多、科研压力大、教学投入精力相对薄弱问题。
(五)严格科研经费管理
1.针对科研经费的项目管理和财务管理存在脱节现象、支出管理不够规范问题,学校加强预算控制技术手段,贯彻执行财政部、教育部等部门近年内出台的科研经费管理规定,在科研经费自查基础上全面修订《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并下发实施,严格预算管理、支出管理、结余管理,规范合同管理,强化协同管理,积极探索科研经费管理改革,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根据科研活动的特点和实际需要,规范经费管理,厉行勤俭节约。
2.以创新质量与实际贡献为导向,积极探索科研评价机制改革。既鼓励厚积薄发,产出精品力作,又倡导针对现实开展对策研究。
(六)加强学风建设
1.完善相关制度,健全学风建设工作机制。学校重视学风建设工作,健全学风建设领导小组和学风建设工作体系,在学校学术委员会中成立专门学风建设委员会,负责制定政策,对全校师生进行学风教育和监督检查;在人事制度管理方面,修订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奖励及管理等文件,明确规定违反学术道德一票否决。在教师年度考核中明确列入科研诚信的标准,建立科研诚信档案。将学术道德考核列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办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贯彻落实〈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实施细则(试行)》等文件;在研究生和本科生管理方面,涉及到科研项目立项、评优奖励、毕业论文等内容,均严格杜绝学术不端行为,明确了论文查重比例和答辩通过标准,对学生的学术规范提出了要求,将学术道德标准列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规范》、《博士学位论文双盲评审试行办法》等文件。
2.搭建监督平台,加强学术信息公示公开。坚持教师专业职务职称评审科研信息公示制度,全校教职工可进行监督,加强教师学术自律意识;加大对提交答辩的学位论文相似性检测力度。根据检测结果,对学位论文做出相应的“通过检测”、“未通过检测,须修改”、“不能参加本次答辩”的处理意见,提高师生对待学位论文的写作态度,提升论文质量;进一步完善科研项目评审、学术成果鉴定程序,增加科研管理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3.加强教育引导,形成常态工作机制。在教师队伍建设中集中开展了学术诚信和学术自律教育。强化教师、学生的自律意识和道德养成,将学术道德教育纳入教师岗位培训范畴和职业培训体系,纳入行政管理人员学习培训范畴。加强对新进教师、全校教师及科研人员、研究生及本科生的科研诚信教育管理,促进学风建设。利用新进教职工培训、全校科研工作会议、项目申报及立项培训会等各类会议进行宣传引导,同时,在学校成果审核、职称评审、评奖评优等工作加强监督。
4.严肃查处学术不端行为。学校对学术不端行为采取“零容忍,出重拳”与惩防结合的方针,通过科研信息公示、计算机查重和匿名盲审等方式,严格杜绝论文抄袭现象。加强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查处力度,建立学术不端举报机制和惩罚措施。
(七)加强校办企业管理
学校认为商贸中心和华德公寓作为校办企业,由于投资少、固定资产少,单独成立学校资产管理公司条件不足,学校将根据实际情况对商贸中心、华德公寓等加强管理,建好防火墙,严控学校经营风险。
 
三、下一步整改思路
学校党委将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整改工作要求,全面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升领导班子治校理教的能力,重点围绕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度聚焦师生反映强烈的问题,切实抓好各方面整改落实,以整改结果让全校师生满意为标准,进一步做好长效机制建设。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要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放在首位,集中时间集中精力专题学习,切实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总开关”问题,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把党员干部师生员工的思想统一到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指导改革实践、推动中心工作,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不断提高服务师生员工工作水平;与全面深化学校事业改革结合起来,不断提升战略思维能力、改革创新能力和破解难题能力,加快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是在抓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工作中针对巡视发现的问题继续深入整改。学校党委按照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制定了整改工作方案、整改任务清单、专项整治方案和制度建设计划。各部门在落实整改中进一步“回头看”,深入查找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及巡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与不足、及时补缺补漏,强化整治效果,兑现整改承诺,抓实建章立制、形成长效机制,把整改真正落实到行动上。将群众满意作为整改落实的检测标准。
三是加强对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学校党委将按照制度建设计划要求各学院和职能部门认真做好制度建设。2014年下半年,修订完成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汇编,运用学校媒体,做好政策、制度的宣传引导工作,进一步加强党务公开和校务公开,拓展制度公开途径,增强制度公开力度,扩大制度公开范围,把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真正落到实处。建立制度落实情况报告和公开通报制度,加强监督问责。明确重大工作的责任主体、阶段性目标、评价指标,对责任人推动重大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将“谁主管、谁负责”的责任体系落实到位。围绕“建立制度的关键是管用;执行制度的关键是严格;落实制度的关键,是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监督制度落实的关键,是违反制度必须追究”做好工作。
学校将紧密结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事求是做好长效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科学民主选拔任用干部,加强惩防体系建设,拓宽监督渠道,依法治校、规范管理,把改革的推动力、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监督的制衡力、惩治的威慑力有效结合起来,逐步构建起事业发展与科学管理并重、权力运行与责任落实同步、职能部门监督与纪检监察部门监督并行的运行模式,促进管理方式由职务管理向职责管理转变,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学校事业协调发展。
 
                           2014年5月15日


我校在职硕士项目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推荐列表
MBA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