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
主页 > 学校概况 > 我校新闻 > 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高西庆回贸大讲述“走出去”“引进来”主题演讲

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高西庆回贸大讲述“走出去”“引进来”主题演讲

[日期:2014-11-19 16:18] 来源:未知 作者:admi 阅读:[字体: ]

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高西庆回贸大 讲述“走出去”“引进来”主题演讲

11月13日19:00,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前党委副书记兼首席投资官,现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高西庆来到贸大,于宁远三层国际报告厅发表题为《“走出去”与“引进来”的辩证关系》的主题演讲。本次活动是法学院庆祝建院三十周年的系列高端讲坛之一,同时也是法学院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法学院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以及外院学生在内的400多名学生参加了讲座。

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高西庆回贸大 讲述“走出去”“引进来”现场讲座

讲座现场

本次活动由法学院院长石静霞主持。讲座开始前,她先向学生们讲述了高西庆与贸大的故事。高西庆曾就读于北京外贸学院(现对外经贸大学)国际贸易学院国际经济法专业并取得经济学、法学硕士学位。赴美深造归来后,又先后担任我校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

高西庆在随后的演讲中表示此次重回贸大,回想起自己在这里学习、工作的经历十分感慨。他表示自己踏入法律领域也是顺应中国对外贸易“走出去”对法律人才需求。

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高西庆贸大主题演讲

高西庆教授

谈到“走出去”在当今社会的成果,高西庆用“显而易见”来形容。“你们成长在一个与外界交流联系十分紧密的时代,这与我们成长的极为封闭的时代是不同的。因而也造成了两代人之间对“走出去”理解的不同。然而今天当我们走出去与外国人打交道的时候我们还是会发现如今的规则仍然与以前存在着不可割裂的关系。”接着,高西庆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一步步走出去时所面对的困难,为学生们详细举例。他先后提及中国在对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的企业进行投资时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然而今天,中国“走出去”的进程随着发展与进步,从“we grow up cheap”的阴霾中摆脱出来,经过以石油公司、钢铁公司的垄断型企业为主导的模式后,已然迈入真正的资本市场。

 

讲座现场

高西庆谈到,三十年间,在将外国人“引进来”的方面,中国也一直在做着坚持不懈的努力。1979年《合资企业法》通过后,中央和地方也出台了各种鼓励外资的法规,这种方式至今仍被二三线城市沿用。过去的几十年,中国一直用一种“反向国民待遇”来吸引外商投资——让外方比本土的投资者享受更加优惠的待遇。由于历史的限制,我们也只能用这种方式实现最大化的“引进来”。如今,外国投资者则会积极主动向中国投资。

 

场下学生

在分析了“走出去”与“引进来”如何因时而变后,高西庆将二者的平衡关系作为重点放在演讲的最后。他举例说,即使现在,中国允许在境内上市的外国投资也必须以合资企业的形式存在,中国仍没有一家全外资企业可在境内上市。他鼓励中国的投资者勇于对外投资,不要瞻前顾后,患得患失。他说:“其实失败也是对投资者最好最有效的教育。”他还提到,中国人投资才能的平均素质并不低于任何国家,然而外国市场的筹资能力却着实更强大。问题的根本在于机制的公开、透明、可预测。高西庆用“深池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机制好比池子的深度,水总是会由浅池流向深池。因而我们对于市场的认识要深刻,从而完善现有的机制。

 

学生提问

演讲结束后,石静霞在点评中认为,高教授用轻松诙谐的语言将走出去与请进来的深刻辩证关系讲得非常透彻,所举的实例更值得同学们进一步研究和思考。之后,现场同学踊跃地就自己关心的问题向高西庆教授进行提问。现就读法学院研究生二年级的学生闵杰就高西庆所说的当代年轻人面对“走出去”相较于老一辈少了很多历史包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虽然卸掉了物质上的包袱,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再像老一辈那样拥有强烈的民族精神和使命感。对此,高西庆表示,每一个时代于每一代人所产生的影响都是双刃剑,而民族使命感的意义在“走出去”遇到困难时会体现得尤为强烈。他也借助自身经历告诫年轻人要学会将困难当做一种财富。国际商学院13级学生孙立就中国未加入TPP(Trans-Pacfic Partnership)一事提问,高西庆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例做出解释。他认为加入国际经济组织的确会为本国的对外贸易提供方便,然而由于加入TPP存在限制门槛,中国加入TPP仍存在困难。

活动最后,石静霞院长就高西庆教授的演讲对学生的启发,特别是学生应有吃苦精神等方面,对法学院学生提出殷切期望,同时向高西庆发出常回贸大进行学术活动的邀请。

本次活动由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主办。
 



我校在职硕士项目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推荐列表
MBA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