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建军校长带队参加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财经教育分会2014年年会暨第五届高等财经教育论坛
2014年11月12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财经教育分会2014年年会暨第五届高等财经教育论坛在西南财经大学召开,50余所财经高校的校、处领导、财经类出版社代表等近200人围绕“深化高等财经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主题展开深入研讨交流。我校校长施建军教授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财经教育分会理事长,出席年会开幕式并参加论坛交流。
西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赵德武和四川省教育厅副巡视员王嵩建参加开幕式并致辞。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刘贵芹代表教育部高教司向会议召开表示祝贺,并做了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详细分析了目前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围绕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他从“五个着力于”展开阐述,提出深入思考。他指出,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要在认识上达共识、机制上做文章、创新上下功夫,激发高校人才培养的潜力活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各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施建军校长作为学会理事长也在开幕式上致辞。在致辞中,他指出在高等教育办学自主权进一步下放的背景下,学会作为高等财经大学联合体,一定要继续发挥高等财经教育战线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平台作用,深入探索高等财经教育的政策和理论以及实践研究,促进教育创新和高等财经教育发展;一定要继续发挥高等财经教育联盟和协同创新平台作用,推动联盟内彼此之间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交流和合作,促进高等财经院校间资源共享,凝聚智慧,协同攻关,积极探索高等财经教育发展转型新路径、新突破,为推动财经教育发展做出更加突出的贡献。
在论坛主题发言环节,施建军校长围绕会议主题做了题为“管理类毕业生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及其生成机制”的主题报告。在报告中,施校长首先对我校近年来毕业生择业状况进行了简要介绍。施校长说,我校之所以能保持就业的高就业率和高就业质量,这源于我们牢牢把握住人才培养质量,并把就业工作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始终。就业工作理念第一条,就是要明确我们办教育的根本目的,或者说是办人民满意教育。什么是人民满意的教育呢?有用的教育就是人民满意的教育,能找到好工作的教育就是人民满意的教育,能促进人们全面发展的教育就是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要把毕业生找到好工作,作为一个落脚点。我们办学就像是生产产品,要生产出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要建立一个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体制和机制。就业导向就是市场导向,市场导向就是看我们人才培养工作的导向。如果专业培养目标没有达到就业导向的标准,学生进入社会不能适应市场的竞争,那么培养就达不到要求。我们要全面对教育教学体制质、课程设置、专业设置及课程计划提出大胆的改革,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的满意程度来检验我们毕业生的就业去向。要以这样一个指导思想来促进一个有效的充分就业的人才培养机制的形成。在对我校管理类毕业生就业状况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施校长指出,管理类毕业生核心竞争力包括,国际化管理技能、经营管理类技能和国际化沟通协调技能。那么,如何使毕业生具有核心竞争力?施校长认为,灵活的选课机制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提供了制度保证;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为其核心竞争力形成提供了内在动力。施校长的报告,以学校管理类专业毕业生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了管理类毕业生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为进一步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引起了与会者的强烈反响。
参与主题发言的还有上海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天津财经大学、重庆工商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安徽财经大学、云南财经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广东金融学院等高校领导和用友新道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等。他们交流了财经人才培养的探索与经验,提出财经高等教育发展创新的问题与思考。
我校教务处处长蒋先玲和校长办公室副主任孟源陪同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