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
主页 > 学校概况 > 我校新闻 > “以改革精神创建平安校园”——访校党委王玲书记

“以改革精神创建平安校园”——访校党委王玲书记

[日期:2014-10-16 10:57] 来源:未知 作者:admi 阅读:[字体: ]

“以改革精神创建平安校园”——访校党委王玲书记

编者按:创建“平安校园”是我校2014年工作重点,2014年10月10日,校党委专门召开“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动员培训会,校党委书记王玲作动员讲话。全体校领导和“平安校园”创建工作二级单位负责人及联络人参会。
为深入了解学校创建“平安校园”的整体部署,记者专门采访了王玲书记。
记者:尊敬的王书记,您好!10月10日,学校专门召开了“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动员培训会,您作了“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创建平安校园”的重要讲话。应该说,这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我们也注意到,这次讲话也是您首次系统地阐述“平安校园”创建工作,您能否谈谈,当前为什么要创建平安校园?
王玲:首先,创建平安校园是人才培养的第一需要。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理论认为,安全是人的发展的第一需要。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安全需求仅次于生理需求。他认为:人在长期饥饿、饥渴后,一旦满足对食物和水的生理需求,下一个重要需求就是找到安全、有序、平稳,没有事故、没有危险、可以预见的世界,可见安全对人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安全是培养人才的第一需要,人才的发现、发展、成长、成功,首先要保障安全。大学作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以人为核心的地方,是高级知识分子的集聚地,安全是大学发展的基础。犯罪分子,特别是恐怖分子,多会选择人员密集区,如车站、机场甚至学校来实施犯罪、制造事端。因此,安全工作非常重要,没有安全什么都谈不上。
第二,创建平安校园涉及师生员工的核心利益。安全是人的发展的第一需要。人的发展首先要求生命安全,其次是饮食、环境、宿舍的安全,如果安全工作做不好,教学、科研、后勤服务一切都会乱。校园平安涉及师生员工的核心利益。师生在满足基本生理需求后,在从事学习、工作和生活过程中会追求校园安全。可见,“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对人才培养非常重要。
第三,创建平安校园是深化教育改革、建设一流大学的需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提出建设高水平一流大学的目标。学校不仅要有一流的学科、一流的人才,更要有一流的管理、一流的环境。高水平大学首先要有一个平安的校园,一个环境和谐、有助于人发展的校园,只有在这样的校园中才能人心凝聚,才能促改革、谋发展。学校已经开始全面深化改革,如果没有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改革将很难向前推进。因此,安全是我们深化改革,创建一流大学的需要。
第四,创建平安校园是北京市、教育部对高水平大学的要求。“平安校园”是北京市教工委对学校的要求,是学校必须要做好的工作。目前,北京有90多所大学,已有25所通过“平安校园”创建验收,其中的16所被评为“平安校园”创建先进校。
记者:“平安”在词典里的意思是没有事故,没有危险,有序、规范、和谐、安全。什么样的校园是“平安校园”?“平安校园”包含哪些方面的基本要素?
 王玲:理解“平安校园”应该首先理解什么是平安,但“平安校园”不仅仅指安全,而是以安全为基础,内涵丰富。其基本要素可以通过“安全树”的形态来表述,树上的果实就是各安全要素,如生命安全、用火用电安全、治安安全、食品安全、饮水安全、卫生防疫、教室宿舍安全、网络安全、交通安全,甚至还包括防范自然灾害、抵制邪教渗透等方面。
记者:创建平安校园体系的目标是什么?有哪些特点?
王玲:创建“平安校园”的目标是经过全校师生员工的努力,建立校园平安的防控工作体系,提升校园安全管理水平,解除师生员工的后顾之忧,营造没有危险、平稳有序,适合于师生共同发展的校园环境。创建工作目标是有一个全面的创建体系。这个体系以人为本,以师生员工利益为本,包含人的生命安全、饮食安全、管理、服务、网络、意识形态等方方面面,是全面、综合、立体的概念。平安校园的目标体系是互动的,各个环节须是直接有利于人的发展的有机互动,如防火工作者希望宿舍门窗都打开,不要安装护栏,因为一旦出了火灾事故,人有利于往外面跑;防盗工作者却希望把门窗都关上,安装护栏,这样可以有效防范偷盗行为。由此可见,防火和防盗两项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对矛盾体,要研究如何处理好类似矛盾。
“平安校园”创建工作是一个大平安的概念,要求人人参与,共同努力。学校有些教学楼上下课人员密集,易发生事故。如博学楼,在上下课人员最密集的时候,只有一个大门是开着的,上课的学生挤不进去、下课的学生挤不出来;甚至有些二三百人的大课堂,只有十五分钟的换课时间,进出在一个门同步进行,这时一旦出现事故就是大问题。9月26日,因管理不规范,昆明某小学发生踩踏事故,造成六名小学生死亡的惨剧,我们需要引以为鉴。
记者:“平安校园”创建工作要有标准、有制度、有方案,这是不可或缺的。当前,怎样才能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平安校园”创建工作?
王玲:要摒弃以传统的观念创建“平安校园”,应该以改革精神创建“平安校园”。
第一,转变观念、创新思路。“平安校园”是大平安的概念,认为“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只是保卫处或者学工部的事,这样的看法是错误的。因为“平安校园”创建工作是一项全局性工作。“平安校园”概念要求主体多元,涵盖的首先是校领导,然后是各职能部门、学院的一把手,也包括工会、教代会等与师生利益休戚相关的群团组织。我们必须转变观念,避免将“平安校园”创建单纯当做一项意识形态工作来抓,而意识形态只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另外,要加强宣传引领,开展校园安全主体意识教育,让广大师生明确怎么做才能安全,怎么做才能维护核心利益。改革创新的精神要求我们转变观念,形成人人皆知、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平安校园”创建环境。
第二,预防优先、综合治理。创建“平安校园”,要进行预测、预判、预研。作为大学的管理者、教育者,要深知校园安全虽然千头万绪,却有规律可循。校园安全规律遵循教育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和自然规律,要预测在哪个时间、哪个地方、哪些人群容易出现问题,制定出相关管理方法。例如,春节长假期间校园里很少有人,可能会出现问题;冬季天气干燥,容易引发火灾;夏季潮湿多雨,容易出现洪涝灾害;我校女学生人数占多,夏季校园容易出现流氓滋扰事件;新生开学时容易出现诈骗事件;个别毕业生因为找工作等压力,在毕业时容易产生自杀的倾向,这些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国际国内大环境也在影响学生的情绪。我校是一个涉外型单位,不同人群之间的交流中会带来文化冲突,如某学院学生与国际学院留学生曾经组织过一场球赛,因为小的矛盾造成误解,引起了更大范围的冲突。由此,做好“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应分析在哪个时间、哪个空间、哪些人群最容易出现问题,提前进行规律预测、研判,随后进行检查。这些规律有的是可以预测、可控的,有些是不可预测、不可控的。可以预测的,如食品安全、意识形态方面的东西,要设定标准,制定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大学里的意识形态,学术无禁区、课堂有纪律,教师要有师德,学生要尊重教师。按照标准来检查要求,让标准、规章制度简单易懂,如“禁止吸烟”、“禁止大声喧哗”等,方便易记。不可预测的,如地震、山洪、火灾等自然灾害,应有预案应对,如防火预案、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等,使大家懂得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如何去保护自己,如何进行自救。
第三,责任明晰、务求实效。校园安全涉及到每个人的利益,做好“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各部门承担着不同的职责。责任主体之间,尤其是行政职能部门之间应权责明晰,避免交叉重叠、含混不清。学校层面上,书记和校长是校园安全第一责任人;部门层面上,各学院的院长、各部门的处长、主任、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有关文件是这样表述学校的领导体系:“党委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行政部门是执行、解决问题的第一责任主体”,安全稳定是一项综合的问题,大部分是行政管理事务。
记者: 11月下旬检查组就要进校,学校各部门的具体职责是如何划分的?学校是否已经仔细梳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还有哪些硬件、软件设施不到位?大家非常关心这个问题,您能否谈一谈?
王玲:创建“平安校园”工作不简简单单是一个战役,而是一项长期工程,我们要积极抓住“以评促建”机会,在理念上、体制机制上、工作方式上给予完善,这也是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进一步落实。
要以师生核心利益为边界,划分各部门职责:食堂饭菜问题由餐饮中心负责;宿舍防火防盗由宿管中心负责;教学、科研等单位的防火防盗由各单位自己负责;意识形态、宗教、网络、校报由宣传部负责;课堂教学、讲座、论坛的质量,学院和宣传部都要负责;境外媒体采访报道由国际处和宣传部负责;学生思想动态、热点问题、心理辅导等由学工部、研工部、艺术教研部负责;校园治安、交通、巡逻、校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由保卫处负责。凡此种种,通过这次创建工作机会,厘清关系、明确责任,发现隐藏在交叉部位、没有部门管的那些问题。
例如,在学校迎新工作已经结束一个月后,迎新标语还在挂着;随着天气逐渐变冷入冬,防洪沙袋已无用武之地,某地下室的防水沙袋却还在堆积着,为何没有部门去管理这些问题?对于这些类似的、涉及到师生切身利益的问题必须明确相关部门责任。
记者:“平安校园”创建工作是全校性的事情,涉及到全校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您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特别强调三点:“一是高度重视,二要坚持问题导向,三要从严从实。”如何理解高度重视?
王玲:是的。“高度重视”是就学校各个层面而言,各部门都要高度重视。没有安全就没有秩序、没有秩序就没有稳定、没有稳定就没有发展,只有把安全当成自己的事情,安全工作才有可能做好。如果校园不稳定,人心惶惶,还谈什么发展?还谈什么改革?还谈什么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负有直接责任的各部门一把手,要树立“校园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理念。
记者:您刚刚谈到问题导向,而不是评估导向,怎么理解问题导向?
王玲:“平安校园”创建工作的实质是管理水平问题,要坚持问题导向,而不是评估导向。在分析创建目标、标准时,要深入发掘存在的问题,不能对付检查,应搭建好工作体系。同时,要科学规范、目标明确、标准清晰,要有效互动、服务到位。在过去十年里,“平安校园”工作做得好,学校没有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同时,通过几位部门负责人的发言可以看出,我校“平安校园”创建工作有很好的基础,有一些好的制度、经验,如学工部介绍的六位一体、网格化管理等。我们要通过创建工作梳理一下哪些问题需要完善、简化,让更多的人重视安全。
9月25日,市教工委唐立军副书记调研“平安校园”创建工作时,高度评价我校“党建评估”工作。“平安校园”创建工作中很多内容与“党建评估”契合,可以借鉴。我校校园还存在很多问题,各部门、各学院一定要坚持问题导向,从解决问题入手,将问题拎出来,分析原因,抓住根本矛盾解决问题。有些部门回避难办的问题,把难办的事情搁置隐藏起来,等梳理发现问题时,又贻误解决问题的时机,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因此,所有二级单位负责人都不能隐藏问题,发现问题一定要及时提出来,只有提出来才会加以解决。如果不提出来,那就是负责人的问题,我们会理解为你没有发现问题,那就失去了做一把手的资格。过去,有些部门负责人回避问题,造成了损失,没有去追究;现在,党中央要求从严治党,只要造成公众损失,就一定要追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提出从严治党“八个方面”,要求大家“为官一任要办实事、解民忧”,希望认真学习。
记者:创建“平安校园”是一项长期工作,怎样避免在实际工作中不虚不假、不作秀?
王玲:实事求是的原则要求我们工作不作假。创建“平安校园”是一项长期工作,我们要积极发现问题,一切从师生的安全需求出发,立足于解决师生的实际困难、实际问题,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有句话讲的很好,“世间事,做于细,成于严。从严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保障。我们共产党人最讲认真,讲认真就要严字当头,做事不能应付,做人不能对付,而是要把讲认真贯彻到一切工作中去。一切何必当真的观念,一切干一下得了的想法,一切得过且过的心态,都是对党和人民事业有大害而无一利的,都是万万要不得的!”这些话特别精辟。过去我们做事情看起来是做了,会也开了,钱也花了,态也表了,口号也喊了,最后这些事没做好,原因是做得不严。做事不能应付,不能凑合,要讲认真,把认真贯彻到一切工作中去,不能抱着“得过且过,没必要那么认真”的心态。创建“平安校园”工作,一定要讲认真。
本次培训会结束后,希望二级单位召开专题会议,传达会议精神,使本部门员工明白“为什么要做这件事?这是什么事?如何要求的?”把标准细化,从师生员工的需求出发,从提高我们的服务水平出发,从建设高水平一流大学出发,努力做好平安校园创建工作。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过去取得经验的基础上,现在摸清“平安校园”创建工作的来龙去脉,评估验收工作一定会顺利完成,学校安全管理水平一定会迈上一个新台阶。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新闻

 



我校在职硕士项目推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推荐列表
MBA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