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客座荣誉教授、英国四十八家集团俱乐部主席斯蒂芬·佩里(Stephen Perry)先生和他的同事格瑞森匹克咨询公司(Grisons Peak Service)董事长亨利·迪尔曼(Henry Tillman)先生通过线上会议的方式为我校100多名师生做了主题为“‘一带一路’倡议:伦敦视角”的学术讲座。
英国四十八家集团俱乐部主席斯蒂芬·佩里(Stephen Perry)先生
佩里先生从历史视角阐释了“一带一路”背后蕴含的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变化。他回顾了中国三次历史性的大飞跃,第一次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获得政治上的独立,在经济领域逐步奠定现代工业发展基础。第二次是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之后,中国开启快速现代化进程,城市化进程加快,制造业和对外贸易得到长足发展。第三次是2013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佩里指出,“一带一路”在过去8年给世界带来令人难以置信的变化。大量的投资从中国进入欧洲、非洲、南美洲等。中国基于自身发展的经验,希望通过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基础设施来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佩里先生将“一带一路”称为“新丝绸之路”(new silk road),它通过贸易、交通、能源、电信等方式连接从太平洋到大西洋,从非洲到南美洲的广袤大陆,旨在建设一个跨国性基础设施网络。“一带一路”倡议帮助发展中国家将人工智能等高科技运用到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如港口、铁路和道路等。佩里认为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将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通过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将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一事业是史无前例的,只有中国愿意这样做,并且能够做到。面对贸大的年轻学者,他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一个大舞台,他相信在座很多年轻人的事业未来会围绕“一带一路”开展。
格瑞森匹克咨询公司(Grisons Peak Service)董事长亨利·迪尔曼(Henry Tillman)先生
迪尔曼先生的演讲以“科技与创新:绿色一带一路”(Greening the BRI via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为主题。在演讲中,迪尔曼先生向大家展示了他的团队对“极地丝绸之路”的最新研究成果。迪尔曼先生认为“极地丝绸之路”倡议为促进极地互联互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合作机遇。绿色发展方面,未来北极航线在液化天然气运输和数字化港口建设等领域对东亚和欧洲的绿色低碳发展意义巨大。迪尔曼先生指出:西方国家有一些人对“一带一路”的认识是扭曲的,错误的。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是想与世界一起来解决(发展)问题,而一些西方媒体总是不愿意承认这一点。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发展合作学院王波副院长(主持工作)、孙碧洋、匡舒啸老师
在问答环节,两位专家与青年学生、学者围绕“一带一路”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佩里先生强调依靠科技力量解决新冠病毒带来的全球健康危机、能源危机和气候危机。他高度评价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体现了中国式的东方智慧的哲学观,超越赢家与输家的对立思维,追求人类共赢目标;迪尔曼先生以中老铁路为例批驳了西方所谓的“债务陷阱”观点。迪尔曼先生还以中国向2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新冠移民生产技术和设备为例,高度评价中国在全球卫生治理中做出的贡献,是南南合作的典范。
ZOOM线上会议现场
本次讲座为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发展合作学院和国际关系学院联合主办。讲座由国际发展合作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兼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王波教授主持。王波教授在对两位专家的演讲和与贸大师生的互动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两位专家既是商业领袖,也是中国问题专家,他们从伦敦视角肯定了“一带一路”在科技创新、绿色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应对新冠危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在当前因冷战思维和新冠疫情蔓延诱发各种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抬头、西方媒体意识形态作祟的环境下,两位专家对“一带一路”课题的研究以详实客观的事实和数据为依据,有力地驳斥了相关对“一带一路”的各种谬论,令人钦佩,值得我国学者认真学习。王波教授指出,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共建“一带一路”极大地促进了南南合作和南北合作。“一带一路”未来的发展需要各利益攸关方继续贡献智慧,从而使它更有效、更好地服务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事业,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本次活动由英国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穆勒中心提供线上技术支持,我校国际商务汉语基地提供线下场地和技术支持,得到学校宣传部、团委、学工部和国际交流合作处等各部门的指导和支持。国际发展合作学院副院长沈思言副研究员,国际发展合作学院副院长张海森教授,国家安全与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魏玲教授等我校20余名教师及100多位我校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和留学生参加了本次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