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管理硕士

中国MBA教育出路

       照搬西方不切实际

        第一,招生时注重应试而忽视经验和阅历。MBA在招生录取时注重考试、数理,而忽视经验、经历;有管理潜质的人考不上MBA,高分录取的常不具备管理潜质。 -
   
        第二,教材严重西方化,脱离中国现状。从各高校MBA的课程中可以看出,中国大陆著名高校的MBA课程设置与国外著名院校的课程设置完全一致,几乎全部内容是西方理论和西方企业经验的介绍,我们且不说西方的管理理论本身并不能成为体系,在管理实践中并没有多大应用价值,否则也不会是总结企业管理经验的杜拉克广受各大企业家的欢迎了。我们退一步讲,即便成体系,然我们使用的教材也是国外教材的简单翻版,国外教材是来源于外国的企业实践,是国外企业管理实践理论的抽象,并不适合中国的国情现状。这些教材对当前我国经济、企业管理仅有少量介绍。我们知道,案例教学是MBA培养过程中广泛采用的教学方法,而我们的状况是案例缺乏,特别是反映中国市场、中国企业的案例较少,大部分是国外进口的,中国的MBA教育不但教学课程抄袭国外MBA的课程,而且案例也大多为国外案例。这样很多MBA学生对国外经营管理的概念熟悉,而对国内企业的现状很陌生。

      第三,从事MBA教育的老师缺乏管理实践经验,不注重案例。我国MBA师资很多是从传统管理专业转过来的,是专门从事理论教学的,对MBA的教学特点和规律还能完全掌握,并且很少有人从事过企业管理,没有多少企业管理的实践。许多老师教学方式仍然是传统教学的做法,重理论轻实践,并不熟悉案例教学的特点和方式,真正的案例教学内容较少,很少有大的案例,缺少对案例的引导和深入分析,也缺少总结部分,有的甚至把举例当成是案例,教学效果不是很好。这就使案例教学不系统、不全面,发挥不了案例教学本应该在MBA教学中所起的作用。

      MBA教育的问题确实很多,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这其中很多是前进过程中的,而非人为的。我注意到近期已有很多人在探讨中国化管理的问题,这说明他们也已在反思管理学教育的现状了,这是很好也是很可喜的现象,尽管我们知道一门学所以为学,那就无所谓东方还是西方,中国或者外国,因为学揭示的是规律体系,它是该领域抽象的成果,必然也是普遍的适合这个领域,否则就不称之为学了。

        中国人家里有的是宝贝,不过我们要善于发掘,善于运用,很多国人首先是没有认识到从而无法很好的利用,并为自己服务。《孙子兵法》不也是在日本人的提醒之下我们才捡起来的吗?

        所以我们说,MBA的教育看似山穷水复疑无路,其实柳暗花明就在眼前。我们如果善于总结经济建设实践中的有益经验,那么我们的管理学教育就不愁没有好的出路,中国的经济也将因此得到很好的指导从而良性的发展,中华民族这条巨龙离腾飞之日就指日可待了。

法国兰斯零售管理硕士点击报名

最新动态
我校在职硕士项目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推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