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中国经济基本市场,帮助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期货市场采取多项措施取得显著成效。在9月8日举行的2023年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上,《证券日报》记者从行业协会和监管部门了解到,近年来,上市公司参与期货套期保值的热情逐渐升温。例如,今年上半年,1000多家上市公司发布了2387份与套期保值相关的公告,公司数量和公告数量分别同比增长14.0%和24.3%。
近年来,在大宗商品价格、汇率和利率波动的背景下,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有所提高。与此同时,随着期货品种体系的不断丰富和品种覆盖面的不断扩大,期货功能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进入期货衍生品市场,通过套期保值管理风险迅速成为主流选择。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党委委员、副秘书长潘广标告诉记者,去年共有1130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套期保值公告,不仅数量大幅增加,而且参与率也从10年前的6%提高到2022年的23%。今年上半年,1000多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套期保值公告。此外,许多上市公司利用现场期货工具,充分发挥产业链优势,为中小企业客户提供风险管理解决方案,提高产业链上下游客户粘性,促进供应链协调稳定发展。
郑州商品交易所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晓明(以下简称“郑商交易所”)告诉记者,近年来,为了实现稳定的运营,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使用期货衍生品来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据了解,经过多年的培育,在郑商参与中国证监会功能评估的品种中,70%以上品种的现货价格相关性在0.8以上,为工业企业提供了有效的价格信号。以糖和甲醇期货为例。今年前8个月,48家工业企业申请了约157万手(相当于1570万吨现货)的糖套期保值,批准了128万手,通过率为81%。糖期货注册仓单6.9万张,同比增长21%;物理交付量为5.1万手,同比增长38%。
与此同时,今年上半年,甲醇期现货价格相关系数和套期保值效率达到0.98吨,累计交割8.65万吨。甲醇期权累计行使量为120000手,期权合成期货价格与目标价格的相关系数超过0.99。基本实现了近几个月合同的活跃和连续活跃,有效补充了期货,更好地满足了行业套期保值的需要。在中国证监会组织的期货品种功能评估中,甲醇期货已连续四年达到最高A级水平。
潘广标表示:“与成熟的资本市场相比,中国上市公司仍有很大的空间参与套期保值。”,但企业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效果不理想等问题。相关公司需要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综合分析自身风险和市场风险,进行有效评估,完善内部规章制度,提高抗风险能力。
潘广标表示,在服务上市公司使用期货衍生品方面,他们正在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一是继续开展期货衍生品业务培训和交流活动;二是开展利用期货市场创建优秀实践案例的活动;第三,期货衍生品系列课程将在协会官方网站上推出。此外,我们将继续计划和开展现场调查和专项培训活动,以维持衍生品的套期保值。
郑商所所长熊军也表示,下一步将从几个方面持续有效地促进实体企业的发展:一是丰富特色产品供应,进一步加强中国特色现代期货市场产品工具创新,基于中国产业门类多、产业链长、市场规模大的特点。稳步推进纯碱等六大商品期权上市。二是努力推进特色业务创新。有序推进新年“保险+期货”项目实施,探索建立稳定的财政资金支持机制,推动形成各级政府、农业相关主体、金融机构共同参与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三是稳步推进高水平对外发展。、菜籽油等品种市场开放深度。
资料来源:证券日报之声